自立+建设=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建立起来了,但面对薄弱的国民经济状况,中国共产党人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几乎所有的工业品都有“洋”味,苏联专家也因中苏关系的恶化、破裂而撤走,许多援助项目不得不中止。当时的中国怎么办?自立!凭借自己的智慧,发掘自己的潜力,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不畏艰难地探索。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1960年前后刚刚有所恢复的国民经济偏偏遭遇“大跃进”及“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三年自然灾害。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又与“文革”不期而遇,遭受了史无前例的考验。
总的说来,中国那时建立起的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在赢得政治上的独立之后很快又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两弹一星”为增强国防力量和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条件,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为中国与外国包括发达国家在平等的原则下发展经济往来创造了前提。
自强+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艰难跋涉的新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再次睁开“龙眼”看世界。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们的社会主义到底建设到社么程度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苗”怎么真比社会主义国家的“草”好?面对现实,横向比较,怎样才能迅速实现自强?新中国的改革事项很快提上中国共产党的议事日程。
改革怎么改?改革的方向怎么定?是顺着某些西方国家的指挥棒走呢,还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大刀阔斧地兴利除弊?拨开迷雾见太阳,中国共产党从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角度出发,把自强的视角投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走回头路,避免了重蹈历史覆辙的厄运。
“浪遏飞舟”的中国共产党在改革中把握了方向,曾经踯躅不前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找到了继续成长的沃土,勤劳睿智的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
- 2009-11-13新中国社会主义观的演进与中国模式的生成和发展
- 2009-10-28忠实记写新中国的光辉历程
- 2009-11-12中央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督查组对厦进行督查
- 2009-11-12加拿大夫妇下注全部身家10元 赢得该国第2高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