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9岁的徐青(化名)大学毕业后一直闲在家里等吃喝,还将一名女网友带回家长期同居。面对父母劝说,他称父母有义务养自己。最近,被啃老长达7年的徐先生和朱女士夫妻将儿子诉至北京海淀法院,并申请强制执行赶独生子出门。(7月30日《京华时报》) 人常说,三十而立。可年近30岁的徐青根本就没把自己当成年人,在他心中,成年人应有的责任意识和价值观恐怕尚未形成,更别说是生活与事业上的“立”了。这样的啃老“极品”无疑打着教育失败的印记,但我们同样应该意识到,啃老已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它十分普遍。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并认同“啃老”,徐青的极端也就不足为奇了。 “啃老”这一话题,此前在舆论场中已被议论了许久。批判者有之,赞同者有之,同情者亦有之。在现实压力之下,“啃老”真的情有可原吗?我以为在刚刚进入社会、步入职场之时,可以接受父母的一些物质上的帮助,但决不能产生依赖心理。生活压力确实大,但年轻人,有的是精力、魄力,作为中流砥柱不去扛起责任,直面压力,难道要将压力转嫁给年迈的长辈?平心而论,与父辈们年轻时所处的环境相比,如今的年轻人能够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更广阔的施展平台,那为什么不去自我拼搏,去选择更想要的生活呢? 或许有人会说,别人都“啃老”,自己不“啃”就会OUT;有人觉得,生活成本不断飙升,不“啃老”难以立足。诚然,这些影响因素确实客观存在,但对于个体而言,缺乏自我拼搏,不付出汗水和努力,其实是没有资格埋怨环境的,若自身没有梦想且懒惰成性,即便给你广阔的平台,你又能施展什么? 当然,政府和社会需要努力的,是为青年人提供尽可能平等的跑道,让每一个青年都可以在这里毫无顾忌地放飞梦想,挥洒汗水。少一些拼爹现象,就会多一份自我拼搏;少一些就业潜规则,就会让青年多一份信心。一个个有梦想的青年,可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贫有富,但这并不应决定什么,重要的是,要能为每一个努力拼搏的青年尽力提供公平的机会,使他们无论来自哪里都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当然,公平的机会和平台都只是青年施展本领的必要条件,最关键的仍要看青年自身愿不愿意为梦想拼搏,敢不敢迎难而上。像徐青这样,即便父亲为其找了工作仍以“没意思,不想干”为由放弃,随后7年闲在家,其自暴自弃的程度已经令人咋舌,即使为其创造再多的有利机会也无济于事。 回到此事,法院最终支持徐青父母的腾房申请,被赶出家门的徐青以后会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一个存在普遍啃老现象的社会是不正常的,一个主动选择啃老的青年无疑失去了青年人最宝贵的血性。未来是青年人的。未来是个什么样子,还得由青年人今天的行动来决定。 |
相关阅读:
- [ 06-26]老人拒绝被“啃”亟需判例来推动
- [ 06-26]立法禁啃老,法律是应该多管“家务事”
- [ 06-26]立法禁“啃老”是一厢情愿
- [ 06-25]立法禁啃老其实不针对“喝口奶”
- [ 06-25]立法禁啃老,白天不懂夜的黑
- [ 06-23]防啃老入法父母的最后一道防线
- [ 03-06]为什么提公务员涨薪必挨骂
- [ 02-27]以文化为名的喧嚣中,被绑架的是什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