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并举夯实社会信用“四梁八柱”
2025-04-02 11:04:51?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广州日报评论员 杨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外公布。作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顶层设计文件,《意见》坚持系统思维、实事求是、综合施策,进一步夯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基础。 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作用在于,记录社会主体信用状况,揭示社会主体信用优劣,警示社会主体信用风险,并整合全社会力量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因此,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与否,已经成为衡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熟与否的显著标志。要牢牢把握当前发展契机,筑牢社会信用体系“基础桩”,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突出四个“全”。“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信用的力量润物无声,社会信用体系则是一个由诸多信用元素构成的社会治理系统。《意见》强调全主体参与、全流程覆盖、全领域推动、全方位共建社会信用体系,目的就是为了使参与信用建设的主体更加广泛、信用应用与各业务环节更加紧密、信用建设的领域更加聚焦新业态新问题、信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手段更加全面。强化四个“全”,更好发挥市场与社会的力量,就会有力推动社会共治,更好地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和服务效能。 “建”“管”并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既要着眼于“建”,又要着眼于“管”。譬如,把社会信用信息的记录、归集共享、公示和公共信用信息开放流通等全流程纳入信用管理范畴,塑造社会理性,增进社会信任。注重信用数据“采、存、评、用、退”全流程管理,确保数据完整、真实、有效,保护主体合法权益。注重信用监管在各项业务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应用,确保业务各环节合法合规、高效有序查询信用信息、应用信用报告。在建好的基础上用好这套制度体系,就会加快形成“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社会信用环境。 “刚”“柔”兼施。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除了注重刚性规范,还要注重柔性约束,充分发挥文化滋养的作用。这就需要不断推动信用建设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让诚实守信蔚然成风。譬如,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组织的诚信建设,让守信者处处受益,让失信者无处藏身。深入开展诚信教育,使诚信文化渗透到每一个社会“细胞”,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系统谋划部署和扎实推进信用建设工作,久久为功、锲而不舍,势必能够有效发挥信用在社会治理和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