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北大2010年自主招生中推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以来,第二位中学校长推荐的人才,就在前一天江苏省南师附中王占宝校长举荐给北大的学生匡超,也引起舆论的关注,不过许多人似乎对校长推荐的人才十分优秀而不满,因为即使校长不推荐这些人,他们也能通过高考考上北大清华,而且他们也不一定心甘情愿地被推荐去北大,这样一来,就让那些偏才、怪才失去了被推荐的机会,宝贵的名额显得浪费了。
总之,这让手握推荐权力的中学校长们左右为难,一方面大家都想看到校长实名推荐出一些偏才、怪才,能够像伯乐那样发现高考无法筛选出的千里马,一方面却又对推荐制持怀疑态度,担心许多人假借推荐的名义成为权贵子女的终南捷径。这样一来,校长们推荐一个优秀的大家都没意见的人吧,人家会说你没有魄力,缺乏眼光;推荐一个貌似千里马的人才吧,人家又会说里面藏有不可见光的交易。
在笔者看来,这样似乎有些过于苛求中学校长,一方面,那种公众渴望看到的像吴晗、钱钟书这样的偏才并不常遇到,总不能为了推荐而人为地制造偏才、怪才吧;另一方面,即使校长举荐出像吴晗、钱钟书这样的偏才、怪才,他们最终成为大师也要经历多年的历程,我们也无法在当时就看出他们将来的成就,所以这注定是一个受到争议的过程。
再者,按照规律来看,那些学习偏科的人中最终有吴晗、钱钟书这样成就的人才也是少数,相信与吴晗、钱钟书同时代的人中,也有不少人和他们一样破格录取的吧,现在我们也看不到他们留下的足迹。
所以我们应该对推荐制度这种新生的制度持一种宽容而不纵容的态度,也许校长们推荐出的并不全都是会取得极高成就的偏才、怪才,但我们要相信校长的眼光,给他们发现千里马的机会。另外,在推荐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外力的监督,让他们不能有私心,谋私利,真正发挥出制度的推荐功能。
' />
匡超?
?
在北大公布“举荐权”后仅两天的时间,南师附中就率先出炉了要推荐学生的名单,他就是该校高三(1)班的匡超。从推荐程序和推荐结果看,应该没什么问题。北大应该为能招到这样优秀的学生感到庆幸,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北大真能承担得起培养这样的人才重任吗?也就是说,北大用校长实名推荐这一招,在国内顶尖级的中学招到顶尖级的学生,是否就一定能保证将他们培养成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顶尖级的人才?
笔者的这一疑问来自11月19日《扬子晚报》披露的新闻背景,在报道匡超成为南师附中的推荐生后,报道还补充介绍了不久前北大老师来学校给保送生开座谈会的一个小插曲,匡超向北大一位校长提了个问题:“以前的北大是一所大学撑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北大经过多年的发展,是不是仍然有这样一种教育定位?”校长回答说:“特定的时代大学的使命是不一样的,但是作为大学培养优秀学生的目标是不会改变的。”接着是一段有关北大、清华人才流失的对话,校长的答复不能让他满意。
匡超确实厉害,他反客为主,变被动为主动,一连串抛出的两个问题,个个击中北大办学现状的要害。从校长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尴尬情状可知,他这一将军够北大吃一壶的。
??? 从前,北大为什么能以一所大学之力撑起一个民族的脊梁?盖因为北大秉承了老校长蔡元培确立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并且成就了光荣的北大传统。那时,北大不仅成为国内的学术重镇,也成为了新思想、新观念生成和集散的大本营,说起北大,国人没有不敬服的。但现在的北大仍能担当得起这一重任吗?未必。
这些年有关北大精神沦落的议论报道层出不穷,诸如北大英语系副教授黄宗英学术剽窃,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涉嫌抄袭等新闻严重损害了北大的声誉;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招生制度与连年扩招政策,降低了北大的教育质量,就是此番校长实名推荐制的试行也被人指责为在制造教育不公,违背了北大的精神传统;再比如北大的封校事件,北大的人才造假事件,北大的压制他校事件,北大在范美忠事件上的表态(称以培养出这样的人为耻,同意开除范美忠,还说了许多范的不是),无一不表明,今日的北大已非昔日的北大,早已丧失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实难撑起一个民族的脊梁。
当北大仍然沉浸在昔日光荣历史的幻想之中,并且利用其曾经的影响力和一流的办学资源、师资条件,在全国最优秀的中学试行校长实名推荐制,拟将最优秀的学生招揽进北大时,是否想过,这些学生进校后会否因找不到昔日的北大传统大失所望甚至转学到国外大学?换句话说,北大是否有充分的自信,一定能将他们培养成钱学森所指望的那样的杰出人才?这恰是匡超所关心的,也正是我所担心的。
' />看了这样的推荐结果,不知北大有何想法。依据北大推出“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初衷,是为了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根据知名人士———一校之长的推荐,就可给学生面试考查的机会。甚至有人明确指出,校长实名推荐,是为了给那些“偏才”、“怪才”以高考之外的升学路径。
江苏这位实名推荐上北大的“第一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似乎没有达到制度所期待的效果。南师附中周副校长说,首先由学生自己报名,学校任课老师再推荐;接下来根据学校多年来已经形成的优秀学生的《推荐条例》进行评价考核;最后由学校研究决定。可见,校长基本上没有动用“推荐权”,而是将“校长推荐”变为“学校推荐”,而“学校推荐”,也就成了“综合排名推荐”。
如果所有拥有推荐资质的中学都这样选择推荐人选,或许“校长实名推荐”,更应该叫作“学校综合推荐”。
从目前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的具体操作看,基本上都是由学校对所有学生的学科成绩、竞赛进行综合比较,然后依次排队,在这种推荐模式之下,获得推荐资格的,事实上就是以前的保送生。当然,这是最“保险”的方法,依照这种推荐方式,校长可以不需对自己的声誉负责,也就可以轻松地以“这是学校综合评定的结果,校长只是最后签字的人”,来“消除”社会的质疑。
在北大推出“校长实名推荐制”之初,有中学校长说,要相信中学校长会珍惜教育声誉,用好推荐权。可话音未落,有校长却把推荐权交了出来。如此审时度势地把推荐名额给一个毫无“争议”的学生,尽管回避了质疑,却让大家确信校长在逃避责任。可以这样说,如果在质疑之中,有中学校长把推荐资格给了一个应试成绩排名并不靠前的“偏才怪才”,而且向大家公布其推荐的详细理由,我们或可从中看到一丝教育家的风采。
中学校长拥有教育声誉,这是校长实名推荐的前提。这在我国中学却不普遍。从校长的产生看,均由教育主管部门任命,虽然不少地方已经推行校长职级制,但中学校长还是享受或科级或处级等行政级别,严格地说,仍旧是一级官员;从学校管理看,中学主要还是行政为主导的。所以,不是教育家办校,而是行政办校。这两者的区别在于,教育家办校,是校长有自己明确的教育理念,懂得尊重教育规律,有清晰的是非观,按教育标准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行政办校,则注重的是政绩与校长官位,办事遵循的利益原则———当没有更大利益诉求时,以中庸的方式处理争议问题,也是一条利益原则,在这样的利益原则之下,口头上表达的教育理念,在行动中就会悄然变形。
校长推荐制作为高考改革的探索,成败与否其实寄希望于中学校长是否有教育家的责任担当,所有的质疑,其实想呼唤出这样的教育家,可现实的答案,却验证了质疑。当然,江苏这所中学并不能代表所有中学,我们也不愿意看到,校长实名推荐是以校长推荐之名,炒作一下学校的知名度,而实际上仍然因循守旧。校长推荐制在实行中所暴露出的行政办校弊端,也应被教育主管部门所重视,摆脱行政干预,回归教育家办学,任何高考改革的成功都离不开这一基础。
' />匡超确实超牛!有多牛,且看:
在同学眼里,文科生里他理科学得最好,理科生里他文科学得最好!好学生有三种:一、平时学习成绩好;二、学科竞赛搞得很好;三、学生活动能力强。一般来说,能做到其中一点就很不容易了,匡超三样都很厉害。
在老师眼里,学校三年来学习成绩跟踪结果显示,匡超是年级第一;是班长,性格很阳光,搞活动能力强,大家都很拥护他。有竞赛特长。高一时就获得南京市英语电视口语大赛一等奖;2008、2009年都拿到省物理竞赛一等奖,今年获得了保送资格;2008年省数学竞赛三等奖、2009年又拿了二等奖!总之一句话,这个学生综合素质很强!”
在父亲眼里,“他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都很好,基本上不用我们操心。”“小学就是故事大王,还自编相声表演,又自学了架子鼓。到了中学,不仅学习成绩不用烦,奖也是一个接一个拿回家。我这个儿子,只要投入什么事,就一定会把它做好。”
通过这些人的描摹,匡超简直完美得无懈可击。推荐这样的人,可以少一些非议,正如匡超的同学所说的,“学校举荐匡超,羡慕的人很多,但敢说不服的我想没几个!”
但是,这样的人还需要推荐吗?进一步说,对这样完美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保送入学,北京大学应该求之不得,还需要占用推荐的名额吗?
再说,根据校长推荐制的条款,被推荐的合格者将直接进入面试,面试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将享受北京大学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的政策。而事实上,匡超今年已经获得了保送资格,如此一来他就不需要参加高考,也就无所谓降低30分录取了,正如匡超自称:“我也是才知道自己被校长举荐到北大,因为我有保送生资格,如果举荐成功,我可以免笔试直接参加北大1月份的面试,只要面试通过我就可以早日圆梦了。”这样一来,校长推荐制的这一条款,也就失去了意义。
众所周知,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清华大学也曾自主招生。比如,吴晗的数学虽然是零分,但因为文史、英文均是满分,被清华录取;无独有偶,钱钟书的数学只考了15分,但英文考了满分,同样被清华录取。这两个人是偏才、怪才,与“文科生里他理科学得最好,理科生里他文科学得最好”的匡超相比,简直逊色太多,但这样的偏才被特录,显然更有意义。否则,吴晗和钱钟书就很难考上清华。
当然,校长推荐什么样的学生,完全有自主权,是推荐全才还是偏才,校长自有定夺。但既然北京大学给了校长充分的自主权,在当今偏才怪才很难进入高校的现实语境中,校长何不多一点伯乐精神呢?
' />北大公布“举荐权”仅仅两天,南师附中立马遥相呼应,匡超因此成为江苏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的“第一人”,其新闻轰动效应凸显,难怪引起媒体高度关注。
从媒体报道来看,匡超犹如超人一般,各方面超群出众,遥遥领先于其他同学,将这样的学生推荐给北大,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心服口服,笔者自然无话可说。但细细品读这条新闻,又觉如骨鲠喉,不吐不快。忧虑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推荐上北大应有时间限制,并非一通过推荐即可批准入学,应当与高考录取新生同步进行,现在公示多长时间,何时入读北大,没有人说得清,实在显得仓促与草率;其二,对于推荐的学生,班主任与校长纵然有发言权,但我以为,不能仅仅推荐了之,理应通过推荐形式激发更多学生奋勇争先,不妨以擂台形式,在不少于半年时间内,让敢于挑战的学生一争高低,而不是班主任与校长一锤定音,如此才能真正让品学兼优的学生脱颖而出;其三,我以为被推荐的学生,应当是怪才、偏才,正常情况下可能考不进北大,将此类学生举荐给北大进一步深造,很可能培养成为某一学科拔尖人才,而像匡超这样各方面出众的学生,根本用不着推荐,只要在高考中正常发挥,即可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大,果真如此,现在的推荐无疑有流于形式、更有出风头之嫌。
南师附中率先实名推荐上北大学生,效率之高,令人叹服,但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只能发出善意的忠告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