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这么关注《新闻联播》变脸,哪怕这种消息只是来自一位新闻学者。这不只是因为《新闻联播》太容易吸引人们的关注,更主要的还在于人们可能有一种期盼,如果《新闻联播》都可以改革调整,还有什么不可以改革调整?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最明显的,地方新闻所呈现出来的格局,使人们对此次《新闻联播》拟调整持有更多希望。众所周知,各级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几乎成了地方官员的“起居注”,“独角戏”。大量挤占了新闻传播空间资源,更可怕是由于成了各地官员晒政绩的窗口,“表扬与自我表扬”的平台,而失去了最广大的观众群体,成为仅有官员阶层青睐的“小众节目”。
与电视新闻节目突出“领导人物”、“领导事迹”、“领导思想”“三突出”相应的是,新闻内容的空泛和语言陈旧而乏味。用网友的话说,“新闻联播里的新闻至少有一半是废话”。就地方电视新闻而言,尽管有一些媒体在尽量地以新闻性进行操作,但普遍来看,地方新闻联播大多还是沿袭了央视《新闻联播》的模式,在整个地方的媒体生态中,形成了一种固化陈旧的状态。
“减少领导人活动的报道,是央视台里的要求还是广电总局的要求?”喻国明回答说,“(这是)来自于更高领导的要求”。可见,新闻节目的改革既需要电视台自身的觉悟,亦需要来自领导层的支持。地方电视台改革尤其是如此。在人治色彩依然十分浓郁的各级地方,“官大一级压死人”,如果没有当政官员的高度政治自觉,那么地方电视台的节目改革就可能无声无息,不敢越雷池一步。我们期待着央视新闻联播的变革能成为地方电视台改革,或者说是地方新闻媒体改革的先声,成为示范和样板。
' />罗京壮年而逝,引来无数叹息。网上相关跟帖不可胜数,多为表达悲悼心情。这是人之常情,难得例外。其中或有溢美之处,恐也难免。有评论对此表示诧异,大可不必。试问,身份所系,几人能独立于外?倒是有人提到,别看罗京在新闻联播中不苟言笑,日常生活里却有说有笑,末了还有一曲《千里之外》为证。这就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试想,一个人无论工作生活中都不说不笑,那还是地球人吗?
实际上,认为罗京“带走了一个时代”,或者不把他当作会哭会笑的平常人,都是一种误读。一旦拔高他的地位和作用,难免和《新闻联播》的正常运作体制相违背,而要让他为新闻的内容负责,亦为个人所无法承受的重量。这是在关注罗京个人命运的同时,应该多少有所意识到的一点。网上那些溢美之辞和名人逸事,对于罗京来讲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当然,这种人物符号化的根源主要在于《新闻联播》。节目办到现在,不仅主持人清一色不苟言笑的风格,连节目运作流程和新闻播报方式都堪比八股文,简直成了一块“新闻活化石”(就此而言,罗京何曾带走一个时代)。但凡这个节目稍微有点动作,经常要被超常规解读———连插播一则电影短讯,都会被视作革新之举。在这样的背景下,节目再不有所创新,恐怕正如媒体研究专家展江所说,不仅老百姓不满意,央视自己不满意,连上级主管部门也不会满意了。
终于有消息传来,《新闻联播》马上会有大幅度调整。调整后的节目将与老百姓更贴近,并增加舆论监督和批评的内容。《新闻联播》的改版自然是一件好事。虽说节目近年来收视率有所下滑,毕竟还有不少观众。至于该怎么改,对央视来说缺的不会是好点子,而在于言说空间能否有所扩展的问题。比如,以央视《新闻1+1》的思路来对《新闻联播》进行调整,效果一定不会差到哪里。
但在我看来,《新闻联播》恐怕一时走不到这一步。换句话说,想在节目上看到主持人的个性化一面,目前来讲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一方面在于《新闻联播》有自己的独特属性,另一方面,这还和观众的惯性思维有一定关系。
我不知道,能否套用“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来解释,不过有不少例子可以证明这点。就说上次《新闻联播》更换主持人,这原本再也正常不过,可就有观众表示不满,甚至认为节目在搞低俗化,结果弄得几位新主持上上下下,一时不敢轻举妄动。又比如央视一旦出现节目镜头没切换好,或者主持人不小心口误、补妆、走光,都会引起观众愤慨。还有这次那么多人怀念罗京主持和播报新闻的风格,不知道还以为这是对《新闻联播》既往水平的一种间接肯定呢。归根结底,观众不把新闻节目当新闻节目看,央视就算有心“去魅”,恐怕也难。
所以,《新闻联播》改版的成败所系,除了要看央视能否主动争取更大言说空间外,还要看公众能不能以平常心对待,给这个节目一个有所创新的环境。一个不追求自我风格的主持人,不可能成为出色的主持人;一家电视台不以专业为追求,也成不了真正的媒体。对于一个节目而言,恐怕也是如此。总不能一边嫌弃《新闻联播》,一边又不容许它化化妆、换换花样吧。
' />尽管此前央视也曾对《新闻联播》进行过蜻蜓点水似的改革,但自近期传出广电总局建议央视建立《新闻联播》评价体系,接受来自各方的评价之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喻国明就透露,央视在这个月或稍后一点会对包括《新闻联播》在内的很多新闻节目作出大的调整。“这可能是10多年来央视新闻节目最大的调整。”(6月8日《广州日报》)
这是三年前《新闻联播》推出康辉、李梓萌两个更具亲和力的新面孔后,央视对节目亲民化改革的再度尝试。意欲再度变脸的《新闻联播》,其变革核心依然延续了过往在形式上变革的亲民思维,即试图通过对严肃节目风格的转化,对播报方式的转变,对主播形象的转换,让更多民众接受变脸后平易近人的《新闻联播》。然而,央视积极响应市场的变革,却迎来民众对其大做表面文章的嘲讽,人们更多的是在质疑:在50后到70后这些收看《新闻联播》的黄金一代之后,还有多少人愿意收看仅着眼于播报语气、风格这些表面形式的转变,而新闻内容却千年不变的枯燥乏味,且充满程式性、仪式化色彩的《新闻联播》。
的确,沿袭三十年不变的《新闻联播》,其赋予公众的符号意义,已经远远大于它作为新闻节目本身应具备的收看价值。它的永远不苟言笑的播音员,被称为国脸;主持人服装颜色的冷暖变换,意味着当天的国家大事可能呈现的基调;国内新闻的播报永远按时政、社会这样的排列顺序,严格执行着政治程式化而非新闻性的教条;即使发生震惊全球的灾难,这些国际性的重大新闻也永远不会排在不痛不痒的国内时政新闻之前。这些过于程式化的符号意义,不断引导着人们去刻意解读而非观看这档节目,也更让人们忽略了节目应该赋予公众的信息价值。
在收视选择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早已脱离了当年全家老小晚饭围坐看《新闻联播》的语境,在这样的情态下,充斥着陈旧话语方式、讲究政治程式化的《新闻联播》,更容易被泛娱乐化的社会解读出更多的轻喜剧意味:人们对正在严肃播报的男播音员,突然在节目中难为情地打嗝饶有兴致;对突然更换的节目主持则更愿意解读背后的政治意味;对一部电影突然在《新闻联播》中“登堂入室”,更是夹杂着质疑的口水与看热闹的心态。
很显然,三十年不变的《新闻联播》用它累年打造的威权神态,不仅让自己陷入了边缘解读的尴尬,也被动进入了动辄得咎的境地——哪怕是一丁点的变化,都能引来公众多版本解读的口诛笔伐——这或能解释为何央视每次针对《新闻联播》的变革都要经历多番试水,小心翼翼。也可以想见,此次央视高举“亲民”旗帜进行十年未有之大调整,其背后也必然会迎来民众惯性解读的暴风骤雨。可以预料的却是,这些变革如果没有真正就内容进行忠实新闻价值,秉承新闻精神的转身,没有真正对民意表达的俯身倾听,仅着眼于表面形式的“亲民”变革,将很难得到民意的真正回归。
' />一档新闻节目,如果“变”的只是主持人的脸孔、服装、笑容、灯光等外在的东西,而新闻本身“不变”,还是上述的“几多”和“几少”,还是那么僵化与刻板,这种舍本逐末的“变”便是毫无意义的,小打小闹的“变”保鲜期是不会长久的。
不管传统的新闻传播学者、新闻从业人员愿不愿意,在“娱乐至死”的泛娱乐化时代,新闻节目如果能撕掉一本正经、呆板僵化的“假面”,走亲民路线,自然些,再自然些,对新闻传播效果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事实上,除了《新闻联播》这个坚固的“堡垒”之外,央视其他时间档新闻节目,早就悄悄在“变脸”了———主持人的笑容多了,气氛轻松了,甚至不时有小“破绽”让观众娱乐一下。
不过,就《新闻联播》而言,“变脸”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变脸”是形式之变,改变不了“内在”。《新闻联播》是新闻权威,权威到可与“红头文件”比高下(不少人正是通过它来解读各种政治信息);《新闻联播》是宣传权威,权威到几乎成为政府的“政务窗口”。此外,它还承担着诸多本不是新闻节目承担的政治责任、社会职能。由于过度强调新闻的权威性、宣传性和社会责任,反而损害了新闻的伦理次序和核心价值———如新闻的时效性、客观性、观赏性等。
会议新闻多,民生新闻少;宣传教育多,新闻事件少;领导镜头多,公众出镜少;综合旧闻多,突发新闻少;正面新闻多,负面新闻少;表扬新闻多,批评新闻少……再加上一些形式主义等问题,使得《新闻联播》看起来不像一档黄金时间的新闻节目,而更像是庆功会、表彰会、宣传会,甚至是故事会(该节目常用超长时间介绍人物故事)。新闻基本特征的缺失,使它成为另类的“参考消息”。
即使采取强制性的联播制度,其收视率这几年也不尽如人意。事实证明,在资讯多元化的时代,公众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有了用脚投票的权利。事实证明,过去那种一家独大,唯我独尊,一意孤行的思想是行不通的,缺乏基本职业规范和人文关怀的新闻节目是没有市场的。
形势在变,思想也要变,只有“变”才有出路,但要如何“变”却是非常有学问的。一档新闻节目,如果“变”的只是主持人的脸孔、服装、笑容、灯光等外在的东西,而新闻本身“不变”,还是上述的“几多”和“几少”,还是那么僵化与刻板,这种舍本逐末的“变”便是毫无意义的,小打小闹的“变”保鲜期是不会长久的。
把新闻报道当新闻报道,把观众当观众,新闻节目才会真正成为新闻节目。
' />这番描述令我们想到了世界上第一家和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英国广播公司(BBC)。然而,不知是梁文道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真的有所不解,他将公营广播电视与国营广播电视混为一谈,他称:“从英国的BBC、日本的NHK、香港的RTHK,一直到大陆的中央电视台,全世界最早最大型的电子传媒几乎全是公营的。”
今天的电视,尤其是商业广播电视,成为东西方各国各地区(包括我国港台地区)知识界的抨击对象。而痛感苏联式国家体制和西方商业体制之弊的人文知识分子,无不普遍推崇相对独立于政府和市场的BBC的公营模式。即便是一向信奉个人主义、私营(商业)广播电视机构长期一统天下的美国,也在BBC诞生半个世纪后的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类似BBC的公共广播公司(PBS)。
可是CCTV从诞生第一天起,就没有说自己是公营机构,其角色最初等同于前苏联的中央电视台。而国家媒体和公营媒体是有根本区别的。改革开放以后,媒体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新政,CCTV政治功能未变,但逐步成为市场和商业实体,有了逐利的动机和欲望,有了收视率的指标。而这种变化,使CCTV向商业电视而不是公营电视接近了一大步。
事情还不止于此,CCTV始终维持了一个垄断机构的地位。通过市场化改革,国人都已经知道在一个行业或领域由一家企业独占的弊端的通常表现:价高质次、态度傲慢、不受制约。故而,打破垄断成了深化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近日有报道称,CCTV将对包括《新闻联播》在内的多档新闻节目作出大的调整,甚至是十年来最大幅度的调整,这无疑是必要的与时俱进之举。
如果说国人今日对CCTV不满意,那主要是原体制未改加上垄断惹的祸。客观来讲,《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和《今日说法》等节目曾经引领新闻改革之潮流,戏剧频道、音乐频道也播出了不少严肃和高雅的文化艺术节目。但是,非制度性的行为缺乏连续性,一统江湖的地位和不可遏止的营利倾向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CCTV的优点,而可能让CCTV染上了既有体制与商业电视的双重缺陷。顺便提一句,目前全国各地的所谓“公共频道”,其实是与真正的公共电视不相干的。
将近一年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一次论述新闻工作的专门讲话中告诫我们,如今的媒体格局已是三分天下: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其一,都市类媒体为其二,网络媒体为其三。
在胡锦涛的讲话中,都市类媒体和网络媒体新军不是洪水猛兽,其合法性首次被最高层确立了。此乃精辟之新论,因为在今天,从省市党报体系中派生出来的都市报夺走了党报,甚至早于都市报出现的晚报的市场份额;在互联网引领的传播革命中,人气最高的门户网站多数是民营企业。这些就是作为第四代主要领导人的胡锦涛所面对的媒体现实。
胡锦涛还指出,为了因应媒体新格局,单向的“舆论导向”应向双向的“舆论引导”转型,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正如前《解放日报》和《人民日报》副总编周瑞金先生所言,传统的宣传灌输方式笨拙,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长久以来,作为CCTV的门脸,《新闻联播》凭借传统惯性和垄断性的全国转播,维系了一种惟我独大的单向传播。当然,它这种心态自有理由:到2003年,全国电视观众超过10亿人,而发展迅猛的网络至今才有不到3亿网民(但已接近于美国人口数),不及电视观众三分之一。
但是,四级办电视是国策,且历经几十年的体制推动。网络媒体虽然年轻,也无行政资源可用,今天受众远不及电视,但是网络媒体的从业者提前实现了“干部四化”中的“三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现在和未来的社会栋梁。反观电视,其观众中不乏官员和企业家,但对于同为社会精英的知识分子却吸引力有限。一旦人们成了都市报的读者和网民,就很可能弃电视新闻而去,更不用讲说教味十足的节目了。最后,剩下的观众不是不具读写能力的就是不上网的。
《新闻联播》当然急需变革,至少不能像一些网文所描述的那样坚持老旧的三段论式的内容安排:领导很忙;祖国发展很快;外国很乱。而应该多看看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不能沉浸在“面对全国人民”的幻觉中。看来,根据胡总书记的思路,如何“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还真是一个课题。
(作者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主任、教授)
' />